山茱萸花(摄于湖南中医药大学药植园)

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除去杂质和残留果核便可入药。净山萸肉,酒炖或酒蒸炖或蒸至酒吸尽,则为“酒萸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本品成熟时呈深红色,多生于向阳山坡,故称“山茱萸”。又称“萸肉”“枣皮”。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一名蜀枣。生山谷。”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山萸肉)酸涩微温,入肾而固精秘气,补肾养肝,为肾虚精滑酸涩专药。核能滑精,拣净用。”

山茱萸嫩叶(摄于湖南中医药大学药植园)

NO.2功效主治

山茱萸,酸、涩,微温。归肝、肾经。主要功效有:补肾气,益肾精,固精缩尿,益气固脱,生津止渴。

1

补肾气,益肾精:本品甘温质润,既补肾气,又益肾精,适于肝肾亏虚之眩晕耳鸣、腰膝酸痛。

2

固精缩尿:本品酸涩,兼可补益肝肾,标本兼顾,适于肝肾亏虚之阳痿遗精、遗尿尿频。

3

益气固脱:本品酸涩,兼可补肾气,固冲任以止崩漏带下,固元气以疗大汗虚脱。

4

生津止渴:本品味酸,又能益气,气能生津,可用于内热消渴,常与养阴生津之品同用。

山茱萸果实(摄于湖南中医药大学药植园)

用法:6~12g煎服,益气固脱可用至20~30g。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山茱萸主要含五环三萜类、黄酮类、有机酸、多糖等成分,有抗肿瘤、抗休克、抗菌、抗病毒、抗血栓、增强免疫力等药理作用。

山萸肉原药材

(照片由湘中大本草联盟周老师提供)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陈巧霞,杨光明,潘扬.山茱萸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48(01):82-85.

音频:沙湖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







































中医白癜风知名医院
北京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zpjs/3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