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疼痛膝关节不适的中医治疗浅析
“小葫芦智慧医学系列之思考针灸” 1、气血虚损 临床表现:双膝肿痛,四肢酸软无力,面色姜黄,头晕心悸,舌淡红或嫰红,苔卜白,脉沉细。 治疗:宜补气血,温经脉,散风湿。 针用:大椎,膻中,膈俞,血海,曲地,足三理,阴陵泉,膝眼,后火针。 方选:大防风汤加减《和剂局方》 人参,防风,白朮,附子,当归,白芍,川芎,杜仲,黄耆,羌活,牛膝,甘草,熟地,生姜,大枣。 2、肝肾阴虚 临床表现:双膝肿大疼痛,腰酸痛,下肢肌肉消瘦,步履艰难,头晕神疲,舌体瘦或胖大,舌质淡或黯,苔卜白,脉沉细无力。 治疗:宜补肝肾,填精髓,散寒湿。 针用:肝俞,肾俞,脾俞,会门,三阴交,太溪,太冲,血海,足三里,阴陵泉。 方选:三气饮+《景岳全书》 当归,枸杞,杜仲,地黄,牛膝,茯苓,芍药,肉桂,细辛,白芷,甘草,附子,生姜。 3、湿热蕴结 临床表现:双膝肿大疼痛,局部扪之有热感,面色黄或浮有油垢,小便色黄,大便先干后溏,舌质嫰红,苔卜黄,脉滑数或濡数。 4、寒湿阻滞 临床表现:两膝肿大,疼痛较剧,难以行走,形寒肢冷,面色白中略带青,舌质紫黯,苔白滑,脉沉紧或沉迟。 3~4型为湿热蕴结与寒湿阻滞型,均因风湿侵袭而致,或舒之于露外受凉,或受渍于水湿之中,随其体质强弱而转化,两者各具特点。从热化者为湿热,湿热稽留,蕴结经脉,聚于膝部,发为肿痛。从寒化者寒湿,寒湿稽留,深伏于膝,气血阻滞,发为肿痛。二者相比。3型有热盛,4型寒湿者膝部扪之发凉;每遇阴雨天,寒湿者疼痛加剧,而湿热者变化不明显。 湿热者苔黄腻,面有油垢;寒湿者苔白润滑,面色青白。 治疗:均用火针,血海,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膝眼,中脘,关元,水分,气海。 方选:3型用清热渗湿、疏利关节节之二妙散(《丹溪心法》):黄柏,苍朮。 4型用散寒利湿、除湿活血之五积散(《方剂局方》):白芷,川芎,甘草,茯苓,当归,肉桂,白芍,半厦,陈皮,枳売,麻黄,苍朮,干姜,桔梗,厚朴,生姜。 或用《外科全生集》阳和汤:熟地,白芥子,鹿角胶,炮姜炭,麻黄,肉桂,甘草。 5、热毒内攻 临床表现:膝关节红肿剧痛,势如虎咬,屈伸困难,伴有身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赤,苔黄偏干,脉滑数。 热毒内攻膝肿痛,有二种情况:一为外伤所致,或跌伤,或撞伤,或击伤使局部青紫。血行迟滞,瘀热生毒,发为膝肿痛。一为风毒外侵与血相搏,热毒内攻,而发膝肿痛。 前者有外伤史,膝关节红肿热痛,扪之灼手;按之皮软。热随肿增,痛随热剧,日久关节内积液增多,溃破后脓出如浆或流黄水,起病急,愈合缓。 后者以膝两旁肿痛明显,痛势如锥,手不可近,伴发热,心烦,故名“膝眼风”。 治疗:外伤而致的膝肿痛,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利关节,方选五味消毒饮合活络效灵丹,破溃后以十全大补汤双补气血。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紫背天葵。 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当归,丹参,乳香,没药。 十全大补汤:《方剂局方》 人参,肉桂,川芎,地黄,茯苓,白朮,甘草,黄耆,当归,白芍。 6、湿毒积留 临床表现:膝关节漫肿沉痛,兼有头沉身重,肢体困胀,脘腹满闷,时有呕恶,大便不实,舌质淡红或淡黯,苔白腻而润,脉沉缓或弦滑。 治疗: 5~6型湿毒积留膝肿痛与热毒内攻膝肿痛:二者均由毒邪内攻所致,所以痛势较剧。但湿为阴,热为阳。湿毒者起病缓,热毒者起病速,湿毒者膝关节漫肿不红,热毒者膝关节红肿;其它,脉,舌,证各具特点。湿毒积留所致者,治当利湿除风,活血解毒,方选薏仁汤。《千金方》 薏仁,白蔹,芍药,桂心,酸枣仁,干姜,牛膝,附子,甘草。 投稿邮箱: qq.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疗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ycjy/80.html
- 上一篇文章: 椒陵侠义英雄传笫十回恤孤寡王兰亭散
- 下一篇文章: 应用经典古方治疗盆腔炎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