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母亲的千古名篇
母亲,好久以来 就想为你写一首诗 但写了好多次 还是没有写好 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 哪怕写得不好 哪怕你 永远也读不到 ——冰心:写给母亲的诗 诗评 万象 母亲节 05 13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墨萱图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予自乙丑冬如临安赴补逮今凡五往矣是行也痛慈亲之不见伤幼儿之蚤死登途泫然因成是诗 (宋·王十朋) 八岁五行役,兹行最感伤。 思亲啼血泪,忆子断刚肠。 游远有遗恨,钟情难遽忘。 离家两夜梦,长绕白岩旁。 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望慈亲回署 (清·杨浣芬) 慈母还乡日,于今数月离。 晨昏增孺慕,风雨阻归期。 少小常相侍,暌违愈觉思。 何时回濑水,谨奉洗尘卮。 别老母 (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晒旧衣 (清·周寿昌)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 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怀母氏一首 (明·黄省曾) 荀顗承欢宛北堂,何平号慕忽灵觞。 百年母德初辞眼,一诀慈言转断肠。 干禄未能娱晚暮,虚名岂得慰荒凉。 古来风木无穷泪,荼苦那堪到我傍。 先母忌日(丁卯) (宋·林希逸) 儿正痴时赖母贤,如今满镜白于绵。 可堪远日思存日,更向衰年忆幼年。 嫠早独携三稚子,世贫能有几硗田。 书灯督课无虚夕,曾解衣还束脯钱。 母氏生日 (宋·孙应时) 两年万里望飞云,惭愧慈亲费倚门。 好在兰陔扶白发,依然梅蕊照清樽。 斑衣愿保长称寿,石窌仍看叠拜恩。 更问何时足怀抱,诜诜玉雪弄重孙。 初望淮山 (宋·黄庭坚)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 附当代诗人写给母亲的诗 母亲节思母 作者:武阳 生平唯淡泊,一路尽蹉跎。 尚记残灯赋,犹闻陋室歌。 流年思未减,入梦叹无多。 世上秋荼苦,天堂境若何? 母亲节 作者:听心斋 回家路无远,初五过初三。 风雨人间夜,飘摇海上帆。 秋从那时起,雪落这边簪。 唯有两行泪,于今已不堪。 回家看母亲有感 作者:郭军民(龙山牧童) 和风兼细雨,寸草泪如丝。 归梦湿青简,牵牛涨绿池。 门前巢燕问,云里路鹏知? 山老慈怀抱,手中一柱持。 注:现母亲94岁,生活还可自理。 母亲逝世百日寄怀 作者:爱诗人 微雨洗芳尘,庭花似解颦。 凄然逢百日,萧瑟过三春。 莫淌无声泪,谁疼多病身。 宵宵且凭梦,梦里有慈亲。 冬至寄母亲 作者:爱诗人 一任仙凡隔,难分骨肉亲。 千秋遗母爱,百载暖儿身。 青鸟蓬瀛远,白云思念频。 今宵偏怕梦,无以报三春。 注:据说冬至夜之梦特别真。 母亲节有感 作者:乡村布衣 久做他乡客,情牵梦里村。 年初辞父母,岁末返家门。 相聚心花放,临行涕叠痕。 千言书不尽,难报养儿恩。 写于母亲节 作者:沧石 岁岁今朝念此情,经年惭痛梦无成。 纵然拙笔百千句,不及堂前道一声。 母亲七五寿辰有寄 作者:漠漠轻寒 烟波极目最伤心,尘甑消磨半世阴。 今日无须愁一饭,可怜老病却相侵。 母亲节小记 作者:赵天然 五月犹寒塞外天,一回萧瑟一凄然。 亲情万里无由寄,泪语槐香到梦边。 梦母 作者:湘上散人 轻轻拢被缓垂帘,眷眷回头步悄然。 惊喜欲呼声不出,翻身听雨滴窗前。 母親節憶母 作者:墨蘭心語 小院椿萱舊憶多,楡蔭漠漠影婆娑。 東墻斑駁花痕在,宛若輕縈耳畔歌。 母亲节感叹 作者:高海生 悲欣交集说天伦,援笔长吁乡外身。 怅慨胜于儿女处,六旬依旧有娘亲。 思念母亲 作者:张栋 慈亲每忆泪凝瞳,思念拉长星月空。 童年故事多浮现,似听歌谣载夏风。 清明回家未见母面有憾 作者:筠子 祭父恰逢风雨寒,归家未见母难欢。 闻言庙里参禅去,佛在心中心自安。 母亲节前观母亲照片见白发转青较前更多喜占 作者:筠子 母亲端坐态安详,喜有重孙偎侧旁。 白发回青为何事?丝丝欲绾好春光。 元宵节感怀 作者:爱诗人 圆月何堪共寂寥,一灯如豆煮元宵。 裹香凝雪十分糯,不及阿妈亲手包。 午睡记梦 作者:爱诗人 乍热还凉梦又催,桃红尽处紫云开。 轻风阵阵吹难醒,疑是娘亲扇扇来。 忆年前去看老妈,离别之际 作者:掬雪厅 叮咛千遍每相同,原地阿娘吾向东。 背负行囊怕回首,依稀白发颤寒风。 七绝.戊戌清明节祭母 作者:王守仁(达尔罕夫) 一 驿路风尘侵客衣,寒鸦枝上向人啼。 孤坟今又生新草,一抹残阳欲坠西。 二 几处荒丘草色青,久跪坟前泪吞声。 童年多少懵懂爱,化做苍茫万古星。 三 流光弹指快如梭,褪尽青丝白发多。 当年苦读贫家子,塚上今来发挽歌。 四 忠孝谁说两俱全?双亲别去未扶棺。 坟头痛洒悲情泪,絮语随风到九泉。 五 缘尽休言万事空,此生因果不由衷。 点点黄花疑是泪,夕阳如血吊残红。 六 搂柴整日累弯腰,黯淡星光归路遥。 犬吠篱门窗灯亮,倚门家母慰心焦。 七 淘星煮月盼猪肥,泔水不足瓜菜催。 待到操刀屠宰日,娘依门后暗生悲。 八 镜子木梳桂子油,点唇绞脸巧盘头。 锅灰沾指描新月,吾母当年也入流。 清明祭母 作者:王琳 花枝千壑闹,泪瘦一碑酣。 片叶忽惊落,犹疑慈母函。 寄语母亲节 作者:陈淑芬 淡粉扫红妆,情浓思远方。 眉间佳气处,镜里近亲娘。 母亲节 回家步韵彭母七十大寿诗并致天下母亲 作者:难得随心 小村向晚鹊声稀,是处门庭掩翠薇。 老灶补炊新米饭,归人正换厚毛衣。 细听碎念儿难大,笑应陈言体不肥。 天道无情风雪冷,一家灯火似春晖。 甲申杂诗(选二) 作者:爱诗人 初凉天气雨霏霏,鸟过枝头绿减肥。 母爱依依争忍去,梦中犹嘱早添衣。 月到中秋为底明,人间无处话离情。 一从阿母匆匆去,怕听邻家唤女声。 母亲节感 作者:彭中文 望里甘泉缓缓流,深藏大爱泽田畴。 芝兰茁壮多承露,风雨炎寒累作牛。 瘦影扶门思子远,中秋待月寄娘愁。 人间最是亲情重,谁向闲庭伴白头。 忆母亲 作者:刘景涛 十亩桑麻画为牢,事无轻重一心操。 艰辛磨厚手中茧,岁月犁成额角刀。 梦里频逢霜路远,炕头时偎烛山高。 当年背影斜阳处,只剩春风垄上号。 忆母亲 作者:秋色怡人 提笔犹如昨日缘。娘亲缝补倚窗前。 一双粗手烹佳味,两鬓银霜抱素肩。 慈母盈盈施大爱,孩儿脉脉感恩贤。 乌鸦反哺铭心志,忠孝襟怀正气传。 携儿回老家看望父母归来作梅花诗 作者:彭中文 匝地喧嚣类转蓬,更从何处觅梅丛。 幽浮静处偏宜月,傲伴疏篱不待风。 淡泊言无邀雪白,清怡梦有引春红。 如家父母巍巍影,似日晴明东复东。 回乡 作者:彭中文 回乡父母自欣然,冒雨蔬园觅半天。 桔子青青愁未熟,豆苗嫩嫩喜称鲜。 开车少我三杯酒,有话舒怀一大篇。 尽是寻常生活事,如溪缓缓注心田。 因岳母病陪其散心登文塔 作者:彭中文 春雨霏霏春草绿,驱车文塔被烟霞。 高登搀岳松声壮,远望思妻雁影斜。 人有悲欢愁暮色,香浮草木又繁花。 情怀莫与河山比,看透红尘老了牙。 江神子·中秋祭母 作者:王琳 篱边菊色似含烟。月闻咽,泪凝泉。谁与柔光,把盏共言欢。梦里不知飞鹤远,清音好,饼犹鲜。 秋高犹怕倚栏杆。白云山,铁军园。松径林涛,心颤听啼鹃。总是断肠思不断,人独望,一轮圆。 法曲献仙音·忆母 作者:王琳 一际天星,半篱疏影,听彻寒风嘶绝。断翅哀鸿,腊芯残瓣,痛到三更轻咽。抱孤枕,思盈洁,凭窗画孤蝶。 叹生别,问流年,梦犁如雪。碑复雨,勾起一番凉热。又是暮云天,理心绪,忆到流血。炊雾香浓,碗盘列,回身犹捷。那慈颜笑靥,的的眸中深结。 踏莎行·六十三年始见生母照片感赋 作者:梅心竹韵 乍睹慈颜,终归陌路。梦魂难越阴阳渡。可怜隔世却初逢,此情此状谁堪诉。 弱柳无依,尘缘乱谱,愁肠百转何曾住。已无寸草报春晖,泪痕万点斜阳暮。 踏莎行·母亲节有寄(新韵) 作者:王明侠 棉质青裙,蚕丝花褂,一同心愿连包打,愿娘笑靥比糖甜,愿娘欣慰无牵挂! 瘦影银丝,皱纹渐扯,风霜柴米熬冬夏。少时不解母恩深,为娘方晓恩无价。 祭母 作者:陈清琦 纸灰飞,泣声悲,娘亲唤不回。久跪难心慰,何堪厚土堆。鲜花一束和清泪,托梦可相偎? 精彩推荐: 汶川●十年 5月9日,他辞去北大校长职务!我倦矣! 北大历任校长及书法作品欣赏 鸿鹄,一只鸟的演变(附北大校长刚刚发出的一封信) 春去夏犹清,问声安好,五月流年! 梅子青时,岁月成酒 朝鲜: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开到荼靡花事了 落花时节又逢君 春暮,牡丹花开 飘进了唐诗宋词里的谷雨 四月,听雨 春,在水墨中发芽! 杏花,春雨,江南 崖山,崖山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ycjy/4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钱,累一生,为情,苦一世
- 下一篇文章: 翰林国粹诗社第2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