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红”属血瘀证,主要病理变化为气血有余的实证,以血有余为主,所以祛瘀泻实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应贯穿于疾病的始终。

  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可分为:

  1.气滞血瘀:面色暗红,口唇紫暗,肌肤甲错。心下痞满,胁下积块.痛有定处,苔薄白,舌质暗红、脉弦或涩。

  治疗:以活血化瘀,散结软坚。用血府逐瘀场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郁金、莪术、赤芍、土元、红花、川芎、川牛膝、生地、甘草。

  2.肝经实火:口苦目眩,胁痛易怒,头晕头痛,耳鸣,目赤,苔薄黄稍腻,舌质暗红,脉弦数。

  治疗:以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场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泽泻、生地、当归、赤芍、青黛。

  3.血热妄行:心烦身热,衄、便、尿血或子宫出血,苔黄,舌质红,脉滑数。

  治疗:以清热凉血,引血归经。方用芩连四物场合十灰散加减:黄芩、黄连、当归、生地、大小蓟、荷叶、侧柏叶、白茅根。

  加减:伴鼻衄者加藕节;便血者加大黄、地榆;尿血者加仙鹤草;瘀血明显,腹部有包块加大黄蟅虫丸或三棱、莪术;脾大显著者加当归龙荟丸。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羟基脲,干扰素是西医主要治疗用药,但此病多需要长期用药维持,日积月累,药物副作用较多,配合中医辩证治疗,可缓解药物副作用,防治病情进展!

  备注:

  关于本文还有疑问或其他建议,   真红病友会

长按识别







































白癜风中医治疗方法
中科白癜风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ycjy/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