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菊三112
其实,caopin 中国花道禅花门上海籍老师陶建华先生作品。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三 咏菊花 天津杨卓 同秋共染万重霞,不想天成一束花。 小住瓶罂非本意,无违所愿步云涯。 如果说,《诗经》中出现的百余种植物,以及楚辞汉赋中描述的植物,存在借花抒怀的情况,但仍是重在写人写事,植物多以陪衬背景的情形出现在文字中。进入魏晋,对自然的热爱,使得倾情山水的文字记忆多了起来,专以植物为题材的情况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文士气息浓郁的魏文帝曹丕,在九月九日这天写了一封百余字的《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地而生。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飧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该信陈述了重阳节的来历,引用刚正不阿的屈原之句,并敬上一束绽放在万物凋零之际的菊花,祝贺友人钟繇同彭祖一样高寿。帝王的私事行为,无意间促进了赏菊、赠菊、品饮菊花酒的爱好,逐渐融汇成重阳节的重要风俗。其实,推敲一番,曹丕赠花之举,又会是受了谁的影响呢?一种习惯,形成了礼俗乃至升华为文化层面,绝非管辖权范围内一两代人所能成形的事,亦非某人、某话语权团体凭个人好恶炒作并推行开来的事。对于甚多的族群、辽远的疆域形成的文化认同,更是如此! 及至后来,北宋汴梁(开封)形成了“重阳菊花会”,敬老、祝寿、赏菊、花展,在中华大地蔓延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明显是用菊花祝寿的意思。束,当量词的时候,指的是小捆。围绕这一束菊花与插花风俗的关系,话题还真不少。菊花由何而来?采自野生?还是园囿(yòu)。一束菊花是怎么的形式?菊花是插上?还是扎上?会用怎样的器皿?还是单纯的献上一束菊花,由收礼者钟繇自行安排器皿?会直接用盆栽的菊花吗?或是其他。想象的空间还真不少! 说道采菊,东晋陈郡阳夏人的袁洪(公元–年,字彦伯)作有《采菊诗》:“息足回阿。圆坐长林。披榛即涧。藉草依阴。”而广为中国人熟悉的当是浔阳柴桑人陶渊明(公元?-年,潜,元亮,靖节先生)了。这位被赞为“隐逸诗人之宗”的田园诗祖,有着诸多的代名词,东篱,南山,陶菊,陶家菊,桃园,五柳,归去来兮,以及不趋炎附势的恬淡心态,共同铸就了菊花“与世无争、傲霜侯雪、隐逸自在”的文化内涵,是属于同他观念相近一类人的专属文化符号,更是中国人的文化符号。 应该讲,魏晋时代,是属于菊花文化的升华时代。 待续……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明天的云”团队,服务范畴: 风景园林设计建造,水土保持与修复; 生态农业园,花艺设计; 植物研学,文旅游学。 莫说历史悠久,但愿不再愧对! 《甁史》三字经 少更好,多留白。不对称,想出格。 去野外,积花癖。通雅道,宜闲适。 择器皿,求精益。配案几,稽古昔。 摘自中科院上海学术活动中心公益讲座 《传统插花美学的正念与鉴赏》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感谢鼓励! 展读 说菊(二)--.11.1 说菊(一)--.10.30 元代张雨文字中的花礼--.10.18 元代张仲深文字中的花礼--.10.16 元代范梈文字中的花礼--.10.14 元代黄庚文字中的花礼--.10.6 元代耶律楚材文字中的花礼--.9.30 元代朱庭玉刘致查德卿文字中的花礼--.9.10 元代明本禅师文字中的花礼(二)--.9.12 元代明本禅师文字中的花礼(一)--.9.1 元代王实甫关汉卿文字中的花礼--.8.30 元代张久可文字中的花礼--.8.25 元代薛昂夫郑光祖马致远文字中的花礼--.8.23 元代萨都刺诗作中的花礼--.8.18 元代顾瑛诗作中的花礼--.8.18 宋金蒙元诗词中的插花--.8.11 辽金蒙元诗词中的插花(一)--.8.8 房前屋后说草木之十四--无忧花--.7.21 诗画记忆中的紫藤花--.7.16 竟闻浅夏紫藤来--.7.9 女儿的木----.6.8 灯台的树----.6.1 房前屋后说草木--之十三--喜自何方--.6.8 诗画记忆中的紫藤花--.7.16 竟闻浅夏紫藤来--.7.9 清代诗词中的插花之三--.6.30 清代诗词中的插花之二--.6.26 醉题瓶花--赓之雅--三十九--.3.9 闲解“五宜说”--.1.3 沈三白记录中的插花--.11.18 《蒹葭》唱和辑集--陈斯高陶建华诸君--.9.16 陈洪绶--寒梅红叶总相徊--.8.13 插花有记--宋人诗词画作中的插花(上)--.5.29 插花有记--宋人诗词画作中的插花(中)--.5.30 刍议佛学中国化--.05.25 供花之我见--八--菩提林下--.5.19 供花之我见--七--.5.18 供花之我见--六--.4.29 供花之我见--五--.4.28 供花之我见--四--.4.27 供花之我见--.4.25 供花之我见--.4.23 供花之我见--三--.4.26 由柳如是的瓶花,想到的…….4.6 品香五宜说--.04.16 插花有记--由谢赫六法想到的--.4.9 插花有记----清人诗词中的插花--.4.12 宋代宫廷插花与四司六局--.3.5 房前屋后说草木--之十二--无患子(续)--.5.6 房前屋后说草木--之十一--没有忧患的你--.5.1 房前屋后说草木--之十--洛阳道的盐肤木--.4.19 房前屋后说草木--之九--榉向何方--.4.9 房前屋后说草木--之八--梓矣楸矣--.4.4 房前屋后说草木--之七--青桐可居--.3.29 房前屋后说草木--之六--核桃叶甜--.3.20 房前屋后说草木--之五--流苏有念--.3.16 房前屋后说草木-之四-香椿--.3.10 房前屋后说草木-之三-大叶女贞--.3.6 屋后房前说草木--之二--拐枣如蜜--.2.20 长寿花--.2.16 屋后房前说草木--之一--竹--.2.6 佛手印象(四)--溯源--.1.15 佛手印象(三)--欢喜--.1.11 佛手印象(二)--清缘--.1.8 佛手印象(一)--冷香--.1.6 槐乡 心中的白杨树--.12.25 垂珠已笑夏初狂--.12.16 世外桃源中的大风子树--.11.25 乌桕初红--.12.08 乌头可忆--.11.11 野花之六--牛筋草--.9.25 小蓟--.9.25 曼陀罗花--.9.23 茑萝松--.9.20 杜若--.9.17 苍耳?卷耳?(二)--.9.11 苍耳?卷耳?(一)--.9.11 车前那株草--.9.9 蒹葭何方?--.9.6 呦呦鹿鸣,蔓苇可忆?--.9.3 观赏草 五彩椒--.8.20 凌霄花--.8.14 藿香--.8.10 茴香--.8.9 薄荷--.8.8 罗勒--.8.7 迷迭香--.8.6 薰衣草--.8.5 香叶天竺葵--.8.4 鱼腥草--.8.3 苍术--闻香避疫的植物(一)--.7.30 王莲--水生植物的建筑结构师--.7.29 睡莲--.7.27 虎耳草--.7.23 花开端午俏天葵--.7.16 农历五月话菖蒲--.7.5 野花野草也有名--.6.29 虞美人--.06.26 塔黄----圣灵的神奇--.06.20 苦楝也美--.05.26 丁香结起千愁事,好于尘烟化纸笺--.5.11 遇见杓兰--.5.6 鹅掌楸--.5.2 玉兰花 秋霜红--.10 百花系列之木瓜 百花系列之蜀葵花 百花系列之朱瑾 常德道的悬铃木--片语只言话读书 玉龙雪山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提供者! 喜欢请点再看哟,谢谢鼓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ycjy/11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湖南卫生计生新闻周报年第23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