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通源“青春社区”在宝山路街道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小区活动室里开展了一次制作苔藓微景观的体验活动。虽然当天是工作日下午,但活动还是吸引了近20位社区青年热情参与。通过此类舒缓工作压力、陶冶性情的活动让社区里的年轻人,走出自己小家的家门,加强邻里之间的感情交流。

万万没想到,原来微景观最早起源于北宋时期,记者也是头一次听说。据了解,古代微景观与现代微景观的差别其实并不大,在古代则是将一些矮小的灌木种植在精美的小盆里,供奉给皇帝观赏。此次活动主题是苔藓微景观,顾名思义就是将苔藓以及与苔藓习性相近的植株,一起种在透明的玻璃罐里。

你可别小瞧了微景观制作,工具包、基质土、玻璃罐、植株这些前期准备的材料一样都不能少。主讲吴老师在现场,也是手把手教大家进行一步步操作,她耐心地告诉大家,做微景观并不难,关键是每个动作要细心。

在老师的一声令下,大家终于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各自开工啦。先从盒子里取出玻璃罐,从工具包里取出镊子、勺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此次做微景观用到的苔藓取自浙北的山峰上,自来水中的氯会破坏苔藓植被,因此浇水和喷水都必须使用矿泉水。

在大家忙碌的同时,吴老师也向大家介绍有关苔藓微景观的小知识,保持空气湿度70%以上,气温控制在5度到25度之间是苔藓植被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苔藓微景观只需放在室内即可,不需要阳光直照,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苔藓植被也不能放在空调通风口。

记者看到,在本次活动中用到的植株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网纹草,因为颜色有红有绿,又容易养活,所以受到不少微景观爱好者的青睐。在另外一包工具袋里装的是河沙石、水苔和黑色种植土。据悉,最底层的河沙石起到的是通气作用;由晒干后的甘草和苔藓组成的水苔,放置在第二层,起到保湿作用;最上面则是用种植土覆盖,作为苔藓的营养土。

在吴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各自的苔藓微景观也初具形态了,完成后再喷一喷矿泉水,再放上小装饰品,望眼望去,一个个绿色的玻璃罐,夏天的气息迎面扑来。

记者从通源小区居委会了解到,今后通源“青春社区”将不定期开展更多符合青年人“口味”的特色活动,通过“青春社区”的活动,让更多青年走出各自的小家,参与和融入到社区中来,从而在邻里之间营造轻松和谐的活动氛围。

微景观作品show

01号

02号

03号

04号

05号

06号

07号

08号

09号

10号

11号

12号

13号

14号

15号

16号

投票说明

本次投票将选出最佳人气前三名!5月12日中午12:00截止;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zpjs/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