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觉察到身体有什么异常,但就是患了肝癌,原因说不清道不明。而目前肝癌除了经常说的那几个征兆外,其实还有一些特别不经典的疾病,它和肝癌看上去没关系,但每一个都是极危险的,易诱发肝癌,需警惕:

得肝癌前,会先得这7种病,一出现就离肝癌不远了

1、肝血管瘤

易和肝细胞癌混淆,其实血管瘤生长缓慢,一般没有慢性肝病病史,临床无乏力、纳差、腹胀等表现,体征也不会出现肝掌、蜘蛛痣、黄疸、双下肢水肿等。

2、低血糖

肝脏本身有较强的代偿能力,只有肝脏损害面积超过70%~80%时,才会出现明显的低血糖,表现为头晕、乏力、出虚汗等症状。

3、高脂血症

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如果已排除高脂饮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以及某些内分泌疾病外,仍出现高脂血症,也视为罹患肝癌的信号。临床上表现为高脂血症的症状和体征,如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等。也有很多肝病容易被误诊为肝癌。

4、肝脓肿

患者有乏力、低热、消瘦、肝区不适等临床表现,发病初期难以和肝癌鉴别,需要结合血常规、AFP、肝功等生化指标综合判断。

5、红细胞增多

长期肝硬化或慢性肝病的患者,无其他原因出现红细胞增多,可能是肝癌的早期信号,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肝脏的癌细胞分裂时,产生很多的红细胞生成素,导致红细胞生成过度旺盛。但是,肝癌患者红细胞增多的同时,白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等却没有升高。因此,红细胞数越多,表明肝癌细胞分裂越旺盛。临床表现为面红、多血质体貌等。

6、不均匀脂肪肝

部分脂肪肝患者有不均匀的脂肪堆积,有时难以和肝癌区别。临床上,脂肪肝不会有肝癌患者的全身表现,如腹胀、腹泻、右侧肝区不适、消瘦等。

7、肉芽肿:

一些女性患者因口服避孕药、寄生虫感染或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等原因,肝脏会出现孤立光滑且完整的结节,影像上难以和肝癌区别。建议进行超声或CT引导下组织学检查。

反复的出现上述的任何一个征兆,都需警惕是肝癌.

医生告诫:预防肝癌,要从生活饮食开始调整,杜绝不良习惯,减少肝受损发生的可能性:

1、补充富含α-亚麻酸的食物

因为维护肝脏健康应平衡脂肪酸摄入,减少动物类脂肪摄入,合理增加富含欧米伽-3的植物油摄入。

由于我国人民习惯食用富含欧米伽-6高亚油酸类的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等,而含欧米伽-3的苏麻油摄入很少,造成人体脂肪酸失衡,常导致肥胖、脂肪肝等发生。苏麻油欧米伽3含量高达65%,是目前所知欧米伽3含量最高的天然植物油。因此,应增加其的摄入,减少大豆油,花生油等的摄入,同时研究发现,苏麻油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这也有助于预防脂肪肝的形成。

2、每天一勺丹芝粉

中医有丹芝“补肝气”一说,临床应常用于丹芝粉治疗肝炎,并取得很好疗效。由于其具有保肝解毒功能,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提高肝脏的再生能力,有效改善肝功能。还能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及黄疸指数,故起到保肝作用。

3、戒掉最伤肝的习惯——酗酒

特别是一天不喝就浑身不舒服的人,嘴舒服了,肝就受不了。过量饮酒容易引起酒精性的肝炎,降低肝脏的免疫功能及全身的免疫功能,损害肝脏的解毒功能。

一句话:不吸烟、少喝酒(最好是不喝),均衡饮食,坚持锻炼,哪种癌症的预防都少不了这三条。

4、减少熬夜时间

研究表明,当机体在晚上11点之前还得不到休息时,身体的能量储备就会下降,免疫力也会随之低下,长期熬夜会加重肝损伤,

5、劳逸结合

面对紧张的生活,要学会适当发泄情绪,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让身体过度疲劳,适当运动,消除紧张、规避焦虑的状态,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定期体检

假如家族中有人患肝癌或其他类型的肿瘤,那么家族其他成员应该格外注意。除了预防肝炎、不吃霉变食物以外,还应该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建议40岁以上男性或50岁以上的女性、长期喝酒的人群以及慢性病患者,医院参加体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zpjs/7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