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红豆薏米,湿气却没好因为是您用错了豆
说到春季的食物,大家都会想到荠菜、莴笋等时令食材,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建议每日应摄入全谷物和杂豆50~克。 说到全谷物和杂豆,很多人都会想到小麦、绿豆、红豆。其实还有一种特别适合春夏交替的季节食用,它就是——赤小豆。 这是为什么呢?谷雨刚过,这时降水明显增多,潮湿闷热,易导致体内湿气加重。 俗话说“千寒易祛,一湿难除”,湿气是很多常见疾病的根源。 如果您也出现:早上起床困难,有口气、头晕脑胀,有小肚腩,便溏粘马桶等。这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该祛祛湿了! 赤小豆:性平,味甘,是药食同源的好食材,很多古书都有记载。 《本草纲目》里记载:“赤小豆粥利小便,消水肿脚气,辟邪疠。” 赤小豆归经归心、小肠经。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肢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在外部环境水湿重,脾胃虚的春天,赤小豆刚好可以帮助排出我们身体废水。 然而,赤小豆≠红豆,10人8错! 赤小豆:呈短圆柱形,两端较平截或钝圆,直径4~6mm。表面暗棕红色,有光泽,种脐不突起。 赤小豆在外形上和红豆相似,但摆在一起还是很好区分的。红豆圆圆胖胖,多用来日常食用,赤小豆表皮呈紫红色,做药膳选它。 ▲如图:左图为红豆,右图为赤小豆选材错误,效用大打折扣:很多人天天煮红豆薏米,湿气却没好!原来是您用错了!祛湿得用赤小豆!了解之后下次可别再弄错了。 煮汤熬粥时错用了红豆,倒也不会有什么危害,不过效果肯定不如赤小豆。 赤小豆虽好,但也不能随便瞎吃,来看看李时珍的一段话: 赤小豆,小而色赤,心之谷也。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 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而治下痢肠,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下胞衣产难,皆病之有形者。 久服则降令太过,津血渗泄,所以令人肌瘦身重也。 赤小豆是逐津液、利小便的,所以如果原本就尿多或便秘,在适合祛湿的时节作为常规养生喝一些就好,不要当成神药天天喝喝几个月。血虚的人也不要喝太多,不然血就更虚了。 最后,在春夏交际,用赤小豆熬煮,适合健脾祛湿的粥的做法:养生功效:清热健脾利湿 食材:赤小豆35克,红薏米35克,红枣适量。 做法: 1、将薏米与赤小豆洗净提前泡发(约十二个小时)。 2、泡好的薏米和赤小豆放入锅中,大火煮开。 3、等汤煮沸后,加入红枣。 4、转中小火慢炖,至赤小豆微开花熟软即可食用。 加入红枣,能平衡薏米、赤小豆的寒性,温养脾胃,又起到调和的作用,避免渗湿过头,损伤津液。红枣有着天然的香甜,不喜欢太甜的,就可以不用另外加糖了。 图网络集萃好文推荐(点击可阅): 它是被忽视的降脂高手,不仅健脾消食,还能滋阴补血 这样喂奶,可以预防小儿呛奶和营养不良一睡着就出汗多,醒了就止,孩子盗汗几时休?郭麒麟25岁就痛风多年,痛风已呈年轻化,一定要注意这些……想通过桃胶补胶原蛋白,恐怕桃胶要说一句“臣妾做不到呐!”医馆入口指示图—END— 喜欢,就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ycjy/9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白薇清热凉血利尿
- 下一篇文章: 超全中药别名表格汇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