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大埔素称九山半水半分田,海味难寻,山珍自是多不胜数。我们客家人常年住在山区,对山上的一草一木情有独钟,那些草木对人体有药用疗效,也口口相传。今天小编就简单介绍一些大埔人常用来熬汤的山中珍品!

红菇

  野生红菇是野生菌类植物,色泽鲜红,生长于阴温的树丛中,每年的端午节、七月半前后为采摘时期。是大埔汤料中的珍品,配以骨、肉煲汤,汤呈血红色,味道鲜甜,具有补血、止泻、解毒等功效。

晒过的红菇干

臭屁藤

  臭屁藤,又叫通气藤、鸡矢藤。为茜草科植物鸡矢藤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晒干。其味甘、微苦,性平。臭屁藤具有清热利湿、通气降火、活血止痛、骨折、主黄疸型肝炎、消化不良、急性结膜炎、跌打损伤等疗效。臭屁藤汤(小半碗热汤)也是客家妇女剖腹产后首选草药,对通气、活化体内淤血及止痛的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灵芝

  灵芝,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为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大埔灵芝,主要生于飞天马山、丰溪林场、西岩山、英雅山等深山枯树上,具有安神益精补气功效,对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慢性肝火等病状疗效甚佳。

石皮

  石皮,学名石耳,苔藓植物,大埔石皮主要生长在米以上的五指峰阴那山的悬崖峭壁上,生长速度缓慢,一般需要几十年的生长过程。采摘困难,产量稀少。石皮具有滋阴降火、清热消炎、杀菌等功效,是纯天然的保健食品。

“牛卵红”

  “牛卵红”,学名:紫背天葵,又名:天葵、红水葵、红天葵等,属侧膜胎座目,秋海棠科多年生无茎草本。根状茎球状,叶均基生,花粉红色。可能是因煮出来的汤呈血红色,大埔人称之为“牛卵红”,因嫩茎叶富含钙、铁等,营养价值较高,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又有止血抗病毒等药用价值。

“当泥根”

  “当泥”,即是桃金娘,初秋,是当泥果熟时节。其果先青而黄,黄而赤,赤而紫。“当泥”熟得紫色的时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头牙齿也会被染成紫黑色。而棯子多吃了时一定要喝一碗盐水,否则次日会大便困难。“当泥”的根含酚类、鞣质等,有治慢性痢疾、风湿、肝炎及降血脂等功效。

牛奶树根

  牛奶树根分为白花牛奶树根和红花牛奶树根,生长环境为深山老林,用来煲汤的必须是白花牛奶树根。其性温、味甘、辛。味道甘中带香。牛奶树根煲出来的味道带有牛奶味。牛奶树根具有清热,滋阴降火,健脾开胃,溢气生津,祛湿化滞,清肝润肺等作用。

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属桑科植物,并不是桃,广泛分布粤北地区为主的山上,自然生长于深山幽谷中,因其叶子长得像五指,而且叶片长有细毛,果实成熟时像毛桃而得名。五指毛桃气味辛甘,性质温和,香气四溢。煲出的汤有椰奶香味。具有平肝明目,滋阴降火,健脾开胃,溢气生津,祛湿化滞,清肝润肺等作用。不论春夏秋冬,男女老少皆可食用。

艾根

  艾根,即野艾蒿的根部,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荫,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最宜生长。艾根有2种作用:主炙百病,煲汤佳品。客家人喜欢用艾草来煲鸡汤,认为艾草鸡汤既可以祛风暖胃、清热解毒,又可以平抑肝火、祛风湿、消炎、镇咳,所以艾草鸡汤已成为客家人餐桌上的常客。特别是在秋冬时节,客家地区的妇女更是喜欢用艾梗、艾根熬鸡汤,认为艾梗、艾根的食疗作用更大。

石参根

  古人有云“东北人参、东南石参”,石参自然野生于深山石岩夹缝中。其根具有滋补强肾、宁心安神、增强智力的作用,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药材,客家人通常用来煲汤,其味甘甜,带有浓浓的人参味,汤色鲜美,乃汤中之精品,喝后回味无穷。

观音串

  观音串,学名黄花倒水莲,也叫黄花远志。生于林中山谷或溪边的多年生常绿灌木植物,味甘微苦。观音串具有补气,强壮筋骨,祛湿,散瘀,生津止渴,祛火补血,腰腿酸疼,乃坐月子与日常调理必备的滋补佳品。

白花地斩头

  地斩头又叫地胆头、草鞋根。多生长于客家地区田埂、山坡、路边或村落旁旷野草地上。地胆头有白花和红花两种,从功效上来说,红花较好,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咳利尿,防流感等功效,地斩头根配青头鸭煲汤,消暑消炎,对感冒患者或上呼吸道炎症者起辅助治疗功效。

五叶神

  五叶神,又叫绞股蓝。因含有与人参完全相同营养成分的人参皂贰,故有第二人参及南方人参的美誉。系瓜科植物绞股蓝的全草,味甘微苦性凉无毒。五叶神具有益气健脾、养心安神、固表敛汗、补肾温阳、祛痰止咳的功能。五叶神因为“既能降低烟气中有害物质,又能与烟草香味相协调”,最先被“五叶神”香烟所应用。

金樱膏

  金樱子,中药名。大埔话:糖盎(瓶)儿,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金樱子固精止带,涩肠止泻。金樱子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皂成等,既能固精室防止男子遗精滑泄、女子带下过多,又能涩肠道,防止脾虚约束不力所致的泻痢。金樱子膏就是金樱子果实熬制而成。为棕黑色稠厚的半流体;味微甜、酸、涩;性热。另外金樱子也可以煲汤食用!

鸡骨草

  鸡骨草又称广东相思子,是豆科相思子属的一种植物,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常生于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微苦,凉.归肝,胃经。特别注意的是种子有毒,不能直接入药,用时必须把豆荚全部摘除干净。鸡骨草具有清热解毒,舒肝散瘀的功效,虚寒体弱者慎用。

PS: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如发现有不对之处,可给我们留言说明。谢谢!

部分内容来自大埔网

赞赏

长按







































白颠病治疗
有什么好方法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xzjb/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