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这2种分型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克隆性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疾病,对于此病的治疗,西医多采用羟基脲或注射干扰素,来控制细胞的异常增殖。一般需要长期用药维持,导致一些副作用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进一步的伤害,并且也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很多病人会想到中药治疗,那么,中医是如何辨证治疗“真红”的?中医认为,真红属于中医学中的“蓄血证”、“瘀证”和“症积“等范畴,常归纳为二型:其一,肝火血瘀:病人表现为头晕,目眩,目赤,日苦胁痛,口渴饮,肢体麻木,齿鼻衄。舌暗红,有瘀斑,苔黄,脉弦涩。其二,热毒血瘀。病人表现为面色潮红,目赤神烦,口干不欲饮,胸闷,便秘,皮肤有炸热感,颈胸部皮肤有红丝赤缕。脉洪数,苔黄起刺;舌质红线。此外,临床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情还多见湿热血瘀及气虚血瘀诸型,但比较少见。病人除头身红紫外,湿热血瘀型还兼有头昏脑胀,大便不畅,纳差,苔黄厚腻,舌红绛,脉滑数等证;气虚血瘀型兼有眩晕,身困乏力,精神倦怠,脉象沉细等证。综上,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需针对不同的分型,辨证治疗。而针对性的中医药可以改善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提高整体的免疫功能。中医药的介入,还可以有效减少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同时提升药物疗效。欢迎加入病友咨询平台——有不懂的真红病情疑问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解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xzjb/578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肿瘤学造血淋巴系统癌症之白血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