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又红又紫,症状明显,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除了主要的降细胞治疗外,针对性的中医辨证施治可以很好的缓解症状,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下文根据“气滞血瘀”型真红开展相关中医解析。 中医专家表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呈绛红色如醉酒状,头晕头痛,胁肋胀痛,肝脾大等,疾病早期属中医学“血证”“癥积”“血积”“头痛”等范畴,晚期有明显贫血症状,可归属于“虚劳”范畴。 在中医眼中,真红病人早期、晚期的症状表现 本病的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多由情志抑郁、气机不舒、气行不畅、瘀血阻络所致,可见面唇紫暗、胁下积块、舌色青紫等;由肝郁化火、热迫血行、血随气逆所致者,可见头痛眩晕、烦躁易怒、胁肋灼痛等;晚期多为血瘀内阻、新血不生而导致的气血亏虚、血溢脉外,症见乏力、皮肤瘀点瘀斑等。 脸色又红又紫,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吃什么药? 这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多是目赤,面色潮红,时有头晕,汗多,皮肤瘙痒,口干,腹中积块,纳可,眠差,手足麻木,二便尚调;舌质暗、苔白,舌下脉络迂曲,脉弦滑。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 治疗当以理气活血为主,常用柴胡、郁金、香附、青皮等疏肝理气,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若瘀血较重,可加用破血行气,甚至具有活血消癥作用的虫类药物,如三棱、莪术、水蛭、全蝎、穿山甲等。但由于活血药物多属辛温之品,易耗血动血,故需适当加入养血补血之品,如生地黄、鸡血藤、仙鹤草等。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想在治疗阶段保持一个相对较好的生活状态,则需要考虑疾病本身引起的症状表现以及降细胞西医治疗引起的副作用毒性,灵活应用中医辨证施治,四诊合参,可以很好缓解,提高生存质量! 『注』 对本文有疑问、对疾病与治疗有不懂的问题,可添加图下方 病友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xzjb/2061.html
- 上一篇文章: 郴州火车站的空调简直高大上,空调口竟直通
- 下一篇文章: 邵阳公交车,为何成为邵阳最大的流动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