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dy/171218/5941786.html

在一般人印象中,女人最美的年华,永远是芳龄二八。

偏偏在欧美时尚T台上,活跃着一位年过8旬的银发女模特卡门,如女王般的气场,艳压全场。

在中国舞台上,也有一位“东方舞蹈女神”陈爱莲,12岁学习跳舞,23岁代表中国在国际舞蹈比赛获得四项金奖,80岁仍活跃在舞台上,柔软的腰肢和动作让观众惊叹。

80岁的陈爱莲在舞台上表演

女人真正最震撼人心的魅力,和年龄无关,而是一种盎然的生命力,直面人生,永远绽放。

年11月21日凌晨,身患胃癌的陈爱莲安详地走了,享年81岁。

弥留之际,她要求家人为自己换上舞剧《春江花月夜》的演出服,时光仿佛定格在了当年舞台那片皎洁的月光下。

陈爱莲《春江花月夜》剧照

01.10岁父母双亡,从孤儿院走进北京舞蹈学校

陈爱莲年11月14日出生在上海的小康之家。

父亲陈锡康是一名警官,祖籍广东番禺,被老乡们推举为番禺同乡会会长;

母亲于秀英是一名纺织厂女工,是浙江舟山人,还有一个小三岁的妹妹陈美丽。

随着父亲职位升迁,一家人搬进了三层楼的花园洋房,小爱莲入读教会学校,还因为天生丽质被选进了街道剧团,她憧憬成为电影或话剧演员。

8岁的陈爱莲

这一切的幸福时光,却在她10岁那年戛然而止。

先是父亲陈锡康在路边小餐馆误吃了不洁的狗肉,引发疾病身亡,抑郁成疾的母亲在几个月后也撒手人寰。

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一下子变成了孤儿,从周末跟随父母出入饭店、咖啡厅的风光,沦落到在弄堂里扒垃圾找饭吃的境地。

陈爱莲和妹妹陈美丽

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好心发起募捐,帮着安顿了母亲后事,把两姐妹送进了上海一心孤儿院。

孤儿院里的生活,衣食无忧,却没有自由,陈爱莲头上生满了虱子,备受歧视。

她像笼中的鸟儿一样,渴望能够自立赚钱,养活自己和妹妹。

两年后,年10月,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团学员班到上海招生,12岁的陈爱莲和9岁的妹妹都被选上,来到北京。

家道巨变的经历,让小爱莲内心十分要强,她暗下决心:

“老师告诉我们笨鸟先飞,我不是笨鸟,

如果笨鸟要先飞,我这只聪明鸟先飞就会永远不落伍。”

同学们早上六点起床,她就提前半个小时五点半早起练功。

陈爱莲没有闹钟,恰好一位师兄有手表也早起练功,她就用一根绳子拴着自己的脚,一头扔到窗外,请师兄早上拉绳子叫醒她。

在学校观摩苏联电影《芭蕾舞大师》后,她为芭蕾舞蹈家乌兰诺娃精湛的舞艺所折服,在日记里写道:

“我要做中国的乌兰诺娃!

舞蹈,将是我一生的追求。”

芭蕾舞蹈家乌兰诺娃

年,北京舞蹈学校成立,陈爱莲被选送为第一批学员。

入学第二年,学校组织排练古典舞《春江花月夜》,舞蹈表现了一位古代少女在春天月夜,漫步江畔,憧憬幸福的美好意境。

一共排了8组,16岁的陈爱莲个子不高,是排在第8位的主演。

放寒假时,学校接到为外宾演出的任务。

其他学生都回家了,陈爱莲和妹妹无家可回,留在学校,因此得到中南海小礼堂表演独舞《春江花月夜》的机会。

面容秀丽的陈爱莲身着蓝色衣裙,双手持白色羽扇,把“闻花”、“照影”、“听鸟鸣”、“学鸟飞翔”、“想像爱情幸福”等情节表现得淋漓尽致,征服了现场的领导和外国来宾。

陈爱莲表演《春江花月夜》

此后,她成为学校到中南海演出的基本班底。

入校前四年,她学习了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舞、芭蕾舞、外国代表性民间舞,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最后在选择深耕的舞蹈方向时,校长戴爱莲拍板:

”我们最优秀的学生,就应该学习中国古典舞蹈!”

02.20岁华丽绽放,成为新中国第一代舞蹈家

年7月,陈爱莲以全优成绩毕业,留校在北京舞蹈学校担任助教。

她担纲主演了中国第一部芭蕾舞与民族舞相结合的舞剧《鱼美人》,一举成名成为最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hxcf/6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