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肺癌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在全球25种主要的癌症中,肺癌的发病率为男性癌症的第一位,女性癌症的第五位,并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国家每天诊断肺癌的就有8例,且治疗效果差,死亡率极高。如何能治疗肺癌,提高生存质量,这是摆在我们中医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策划编辑/秦丹责任编辑/冯欣宇)

四.肺癌的三诊:

1.辨脉要法

《金匮要略》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由此可见,从肺萎,肺痈的脉诊的变化,可以作为肺癌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在肺癌的诊治中最多见的是滑脉、弦脉、细脉、数脉。其中滑脉主痰湿,弦脉主气滞血瘀,细脉主血虚,数脉主热主病进,晚期肺癌形神俱衰,喘促咳血,汗出肢冷,目瞑不能平卧,见脉弦滑顶指而中空无力,病死不治。

2.辨舌要法

肺癌的中晚期常见舌尖的右侧有隆起或见瘀滞斑,最常见的舌苔是厚腻的,可诊断为痰浊。舌苔厚腻黄干,则可定为阳明腑实,此时可泻阳明之热而通肺气,可防止肺癌脑转移。舌质紫暗,舌下络张可考虑肺脉瘀阻,可适当的予以活血,常用丹参、赤芍、三七、血竭、莪术等,常可以使肺部肿块缩小。

3.望色要法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所以肺癌早期可见阙中有很重的痕迹。如果伴有面色晦暗,面部黑如蒙尘,为正气虚衰;如果颜面无华,汗如油出,神色惨淡者,肺气将绝,预后尤差。有的肺癌患者颧部可见蟹爪纹,从蟹爪纹的深浅可以判断肿瘤的轻重。

五.肺癌的病因病机

肺癌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单靠经方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从历代医家对肺癌的认识来看,大致可总结为虚、痰、瘀、毒四个字。临床所见,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虚主要在肺、脾、肾三脏,痰是主要的病因产物,痰与淤之间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毒包括热毒、寒毒、瘀毒。所以肺癌病情危笃,多因虚而得,因虚而致实。虚乃积之本,实为积之标。故肺癌乃本虚标实之证。

肿瘤总的辨证方法,余首次提出:“三辨六法”。

三辨:

1首辨阴阳,再辨六经。

2辨气血阴阳之亏,温补肾阳为先。

3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明肿瘤之性。以后专门肿瘤书籍来讲述,针对性选方用药。

肿瘤虽不属不治之症,却是难治之疾。灵活运用六法,可提高疗效。

六法主要有:

1、寒热同用法:因为肿瘤病机比较复杂,常常表现局部的热,全身的寒。或上热下寒。在这个时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熟寒熟热的程度,来决定寒药热药的量。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仲景在《伤寒论》厥阴篇的乌梅丸给我们提供寒热同用一个例证。当热多了以后,可以黄连、黄柏重用,必要时加黄芩以清三焦之火。附子、肉桂可轻用,临床重在活辨。

2、清热解毒法:肿瘤与热毒同时存在,特别是中期、晚期的癌症患者,常伴有肿块局部灼热疼痛,发烧或五心烦热,口渴,便秘等。清热解毒药可以控制肿瘤周围炎症,提高免疫功效,防止肿瘤扩散。在治疗肺小细胞癌时余常选用金荞麦根、龙葵、白毛藤、蚤休等。在选用清热解毒药时,余主张以鲜品含有大量生物活性,抗癌效果比较好,可榨汁服用。

3、金石法:主要使用矿物药,如砒霜、紫石英、青礞石、龙骨、牡蛎等这些药物不仅能祛风平肝止痛,且能促进癌细胞的凋亡。是未来五十年抗癌最有前景的药物之一。

4、攻下法:主要以大黄、芒硝、甘遂、大戟,芫花等药物。癌毒一定要有出路,所以通大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癌毒的发展。比如肺癌,当寒象明显的时候,极易脑转移。当热象明显的时候,极易肝转移。适时攻下让癌毒有出路。这是我们肿瘤科医生要把握的要点。

5、以毒攻毒法:主要是应用虫类药攻克肿瘤方法。草木无情,虫类有情。性喜攻逐走窜,通达经络搜剔疏利,无所不至。另外虫类药又系高蛋白,可激发体内细胞再生。临床中可不同种类的肿瘤选用不同药物。

如肺癌一般选用天龙、全虫。肝癌一般选用鼠妇、地鳖虫、穿山甲等。

6、化痰软坚法:不仅能软化肿块,还能清热泻火。如天南星、贝母、山慈菇、海浮石、僵蚕、半夏、天葵子等。

余治疗肺癌,总结出以下几种类型:

1.太阳少阴少阳合病:

临床表现为:咳嗽、咽喉痒、咽喉干、清涕多,舌苔白腻,寸关脉弦细,尺弦。治疗:麻黄细辛附子汤加花粉、生牡蛎、桔梗、生甘草。

2.太阳阳明合病:

临床表现为:咳而汗出,痰黄,咽部充血,腹胀,大便粘滞不爽,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用苇茎汤合用小陷胸汤。

3.太阴少阴合病:

临床表现为:咽干咽痒,气管作痒,胸闷等。舌苔厚腻,脉象沉弱。治以泽漆汤合用真武汤。

4.少阳郁热夹饮证:

临床表现为:咳嗽、口干、口渴,舌苔白腻,脉沉,以泽漆汤加味。

5.少阴虚阳上浮:

临床表现为:咳嗽、口干、失眠、面红、下肢冷、腰酸、舌苔白腻、脉寸关脉大尺脉弱,治疗以引火汤合用封髓潜阳丹。

患者1:

罗某,女,66岁。

初诊:年8月23日

病史:胸闷伴咳嗽20余天,经输液治疗,无明显效果。医院CT显示左下肺占位,考虑恶性肿瘤可能。住院行左下肺叶切除术,术中诊断为左下肺腺癌。建议放疗、化疗治疗,因为患者家庭非常困难故拒绝出院,求治于中医。

刻诊:口干、胸闷、时有咳嗽、大便干结、舌尖红、舌苔白腻。

脉:寸关脉偏大尺弱。

辨证:少阴虚阳上浮。

方药:以引火汤加味合封髓潜阳丹

药:海浮石15克,姜半夏15克,黄附子10克,熟地60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炮姜10克,巴戟天15克,山慈菇5克,菟丝子20克,枸杞子20克,女贞子20克,五味子10克,砂仁10克,龟板10克,黄柏6克,甘草10克。

以此方加减治疗至年12月27日。

CT检查:肺部肿块消失,遗留小的结节影。

继续以原方加减治疗。

其中加减的方药有蜂房、蜈蚣、生南星、商陆、蛇六谷、白花蛇舌草、海藻、昆布等。

患者2:

杨某,男,45岁。

初诊:年4月27日

病史:胸闷,咳嗽伴呼吸困难1月余。医院诊断:肺癌伴胸水。予以抗癌及抽水治理,抽完水后不久胸水恢复如初,如此反复,最后西医主动建议找中医诊治。

刻诊:患者面色萎黄,胸闷,呼吸困难,口不干,舌淡,苔白腻。

脉:沉弦。

诊断:肺积、悬饮。

治法:祛邪逐水法。

方药:枳实薤白桂枝汤合五苓散合丹参饮合四逆汤加味

药:枳实10克,薤白10克,桂枝10克,白术20克,茯苓30克,猪苓15克,泽泻20克,丹参20克,檀香5克,砂仁5克,桑白皮30克,葶苈子30克,红参10克,黄附子10克,干姜10克,甘草3克,生姜10克,红枣20克。

同时口服变通十枣汤。

二诊:药后胸闷呼吸困难明显好转,继续用本方30天后,复查胸水全部消失。

专家介绍

徐书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擅长治疗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失眠,肾结石,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银屑病,各类湿疹,痤疮,糖尿病,高血压。

出诊时间:每月最后一周:周三上午、周三下午、周四上午、周四下午、周五上午、周五下午(注:每月最后一周如果包含完整周三、周四、周五,则该周出诊;如最后一周不完整包含周三、周四、周五,则改为该月的倒数第二周。)

挂号费:元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徐书老师

赞赏

长按







































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hxcf/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