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一个可爱的小医院产科呱呱坠地。

宝宝出生,医生发现宝宝精神、反应稍差,全身皮肤潮红、干燥、松弛,并有散在脱皮,继之出现嗜睡、激惹、肌张力降低、气促、少尿及低血糖等症状。随后转入新生儿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医生为宝宝进行了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g/L,红细胞数目7.01X10*12/L、红细胞压积71.8%,凝血功能指标监测不出,结合宝宝临床表现及辅查结果综合分析后,诊断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考虑宝宝情况特殊、病情危重,新生儿科紧急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分析病情、制定规范诊治疗方案,并一致同意及时为宝宝行部分换血术。

术前讨论

经与家属沟通并取得同意后,新生儿科于当日晚顺利为宝宝施行“新生儿部分换血术”。术中、术后监测宝宝生命体征平稳,复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g/L,红细胞数目:5.39X10*12/L,红细胞压积53.3%,凝血功能指标恢复正常。

换血中

经过新生儿科医护人员1个星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宝宝逐步恢复良好,于7月26日痊愈出院。

早期有效的诊疗方案和及时的部分换血为宝宝痊愈奠定了良好基础。后期,新生儿科将持续跟进,定期回访宝宝,随时了解宝宝的身体恢复及生长发育情况,给出合理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为宝宝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延伸知识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主要由高血容量及高粘滞血症引起。红细胞增多症导致高粘滞血症,从而减少毛细血管床的灌注,使多个脏器受累。神经系统表现出淡漠、嗜睡、激惹、惊厥、对光反射差,肌张力降低;呼吸系统表现出呼吸窘迫、呼吸暂停、气急、青紫;循环系统表现出充血性心力衰竭、持续肺动脉高压;泌尿系统表现出少尿、血尿、蛋白尿、肾·静脉血栓、急性肾衰竭;代谢方面表面表现低血糖、低钙血症;消化系统表现出胃纳差、腹泻、呕吐、血便、腹胀、肝大、黄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血液系统表现出血小板减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肺出血;皮肤四肢表现出发红、活动后更为明显,呈多质貌,指趾端坏疽。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新生儿期常见及容易忽视的疾病,该病因毛细血管灌注减少、组织缺氧、酸中毒、可使多个脏器受累、脑缺血缺氧、心肌损害、心脏疾病(如动脉导管及卵圆孔开放),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衰竭、肾静脉血栓、指趾端坏疽等严重并发症,故早期的诊断与合理的治疗是患儿愈合的保障,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患儿的临床并发症。

来源:新生儿科作者:王云、肖娟编辑:贾正鹏审核:黄洪总编:刘祥万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gnzz/6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