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私塾里,这把小小的戒尺,是弟子们最怵的“法宝”,如今,它的应用场所却更多变成了家庭。

小敏发现最近身边的宝妈都在买戒尺,买回家的戒尺有的还带托架,摆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虽然不经常用到,但它就像一尊“佛像”一样,立在那里,就是威严。

“孩子确实淘气,家长又没辙,只能拿这个震慑一下神兽们。”被说服的小敏,也打算网购这件神器。

在淘宝上搜索“戒尺”,就会出现形式各样的竹制戒尺,每把戒尺长度多为50厘米,上面雕印着《诫子书》《论语》《朱子家训》《孝经》《三字经》等古代训诫语录。价格从1元到上万元不等,销量最好的店铺月销高达5万+,成功让这一品类晋升为新一代“网红”产品。

戒尺热销背后,除了家长们数不清的育儿辛酸泪,同时,它也代表着一种文化的崛起。

五花八门的理由

老话说,“不打不成才”“黄荆棍下出好人”,这是戒尺在古代私塾中的主要作用——教孩子勤勉读书。

沿袭戒尺的警戒作用,现如今的家长教育孩子的需求也极为旺盛。

一位山东的张先生说,他在儿子小的时候就言传身教,告诉他要有独立的想法,敢于质疑,不要人云亦云。没想到,孩子长大些,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大人说一句,他顶一句,老师、家长都管不了,顶嘴已成为习惯,每次都把我气得火冒三丈。”

临近开学,陕西的黎女士也购入了一把戒尺。疫情期间,她给孩子辅导功课,屁股粘在椅子上没几分钟,孩子就各种哭闹不停,找理由逃避写作业。“按住他坐在椅子上,静下心来写了一会儿,结果回答了7道题,错了5道,明明刚学习过的知识点,转头就忘,气到我晚上睡觉胸都闷。”

为了抓紧管教孩子,张先生从同事那里听说,戒尺很管用,“不听话可以用它威慑孩子,很多孩子还是会怕的。”他赶紧也入手了一把,“虽然手拿戒尺,顶嘴的儿子见了也很害怕,但大多数情况下,内心还是不服的,总归还是有点用处的”,对于戒尺的效用,张先生已然很满意。

在一些销售戒尺的淘宝店铺评论里,也有一些网友评论:“神器到家,立马底气十足!谁家都有一个不听话的神兽,已经要被熊孩子气得提前进入更年期,买来镇压这个小神兽。教育至关重要,希望孩子成才,实在不听话就拿戒尺吓唬他。”

各路家长纷纷称赞,一致认为:戒尺的目的并不是打骂孩子,而是为了让孩子有敬畏的心。“即使不打孩子,也可以用它威慑孩子”,威慑力成了家长们心照不宣购买戒尺的理由。

尤其在疫情期间,这把戒尺更是家长手里贴心的“宝贝”。小敏回忆,“每天和孩子朝夕相处,斗智斗勇,被孩子弄得精疲力竭。”

听了闺蜜用戒尺吓唬孩子管用,她也买来一把,每天拿着戒尺假装要打孩子屁股,果然奏效了一段时间,熬过了在家躲避疫情的日子。

为了让戒尺装扮效果更佳,商家也是费尽心思。在戒尺的制作上,用料极其讲究,有红木、黑檀木各种材质,甚至为了造型美观,还进行了一些化学上的碳化处理,让其看起来更复古、更传统。

有些戒尺甚至刻画了孔子画像,并用精美的文字印着家训、三字经、弟子规等诗句,俨然一件艺术品。另外,商家还配备尺托、尺套、尺穗等各种包装,这让戒尺在实用性之外,又多了一个欣赏作用。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不少网友评论,“买回家的戒尺还没等发挥威严打屁股的作用,就被家里小孩拿来玩耍,甚至抱着戒尺读起了‘三字经’。”

家长们哭笑不得,孩子们全当“古董玩具”。

相反,95后小丽并没有孩子,但她刚刚在网上下单了一把戒尺,款式名为“莫生气”,是一把“自勉”戒尺。她形容这就像是给自己的一件礼物,警戒自己总要有点仪式感。“拿在手心,时不时读一读上面的文字:‘人生就像一场戏……’”,读完整个人佛系多了。久而久之,每次遇到事情,她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把戒尺,暗暗告诉自己不要生气。

各个店铺售卖的戒尺,均放在首页展示,在详情页的介绍中,几个大字写着:“送中国礼,过中国节”。其中“中国礼”也包括戒尺,这也让买戒尺的人多了一个理由:送礼。

从实用性的货品,摇身一变,戒尺成了定制化的特色礼品,如古代文房四宝一般,被追捧、供奉起来。

“网红”戒尺

买戒尺理由虽是五花八门,但真正细究其历史,这把小小的戒尺似乎也并没有传说中那般“火热”。

某销售戒尺的淘宝卖家透露:“五年前戒尺就已经卖得很火爆了,只不过一直没有受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gnzz/1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