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程社团课玩遍植物世界
玩遍植物世界 浅谈总结与收获 本学期由羊晓东老师开设的特色课程《玩遍植物世界》已经结课,学生对植物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收获,但是学无止境,关于对植物世界的探讨,仍然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我们先来回顾下本学期在这个课程上都收获了什么吧。 01 课程简介 Itsspring 本课程选自小学科学中生命科学知识领域中的植物,旨在了解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的生命特征,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通过探究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积累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观点,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植物的情感。通过精选的实践活动,增强课程的意义性和趣味性。 02 课程内容 Itsspring 本课程主要学习了《植物的六大器官》、《用超轻黏土制作植物器官》、《制作叶画》、《拓印树叶》、《DIY微景观》、《水养植物》、《DIY叶脉书签》、《芹菜茎为什么会变色》、《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等。 《植物的六大器官》 第一课时,是关于植物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理论学习,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植物六大器官根据生理功能分为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能区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瓜果分别隶属的器官。通过希沃白板5的课堂活动功能,及时检测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最后简单拓展,学习一些简单低等植物如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由假根、蕨类植物形成真正的根。 《用超轻黏土制作植物器官》 在第二三课时,指导学生用超轻粘土制作熟悉的水果(果实)和叶片,通过制作活动,学生收获喜悦,也形成了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我们一起看看学生制作作品认真的样子和部分优秀作品吧! 《DIY微景观》《水养植物》 接着,科学老师让学生从植物的整体上去了解植物的特征、植物的生命特征、植物的生活环境,分别开设以《DIY微景观》《水养植物》为主题的课程。 《DIY微景观》课程中,微景观盆景是指在一个限定的容器中,把生长习性相近的植物运用一定的美学构图原则搭配在一起、加上一些造景装饰品所做成的微型景观。科学老师介绍了网纹草、波斯顿蕨、苔藓、珍珠岩、水苔、营养土等各部分材料的作用和搭配方法,学生小组合作,共同DIY了以下美观的微景观盆景。 学生小组DIY 部分学生作品 《水养植物》是指那些能够不需土壤、专门用水养在室内的植物。一般会将透明的容器(花瓶、塑料瓶等)装水,把植物根茎放入水里,待生根后,可以看到根的室内盆栽。在社团课上,采用了植物有绿萝、铜钱草,塑料瓶则由学生自行收集,变废为宝。在铜钱草盆栽中,还意外发现了一条小鱼哦。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成果吧。 《拓印树叶》 关于叶子,与生活更是息息相关,在特色课程上,分别进行了用超轻粘土制作叶子、拓印叶片、制作叶脉书签。 拓印叶片,是将一张纸紧紧覆盖在叶片上,用黑色或彩色材料拓印。瞧,学生拓印认真的样子,以及那些如此逼真优秀的作品。 左右滑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gjls/7927.html
- 上一篇文章: 看看烧杯与试管玻璃器皿在生活中的妙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