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知识

脑梗死分型

脑梗死分型比较多,分为

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的脑梗死,患者主要的表现会出现突然失语、意识改变,还有就是肢体的瘫痪小脑、脑干的损害。

2、心源性的栓塞,指的是来源于心脏的栓子,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患者发病是比较突然的。

3、小动脉闭塞型,也称为腔隙性的脑梗死,是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闭塞引起的梗塞的直径比较小。

4、其他有明确病因导致的,比如血液成分的改变,比如红细胞增多症,还有就是血管炎、梅毒导致的患者出现脑梗死。

5、不明原因分型的,经过全面的检查,没有明显的病因不能完全确定。

那您有没有听说过无症状脑梗死吗?

无症状脑梗死

无症状脑梗死为脑梗死的特殊类型,是指患者没有明确的脑卒中或TIA的既往病史,但在头颅CT或MRI检查时发现有与脑血管分布一致的脑梗死或脑软化灶,而临床上没有与病灶相关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仅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有研究发现,在健康人群中约有1/3的人发生无症状脑梗死。在无症状脑梗死中,约90%为腔隙性梗死,约10%为直径≧15mm的皮质或皮质下梗死。

无症状脑梗死真的没有一点症状吗?

1.常见症状

无症状脑梗死并不是什么症状都没有,根据仔细询问病史,多数患者是有症状的,如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头外伤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精神异常等,其中头痛伴头晕发病率较高。

2.抑郁症表现

因梗死灶小或位于脑的不易出现症状的部位而不易被发现,尽管无症状脑梗死不引起明确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但可能引起或加剧抑郁情绪或智力障碍。并且随着年龄增加和高血压病程的增长,抑郁发生有增多趋势。因此对于高龄者,尤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等病史者,应注意抑郁症状的发生,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3.可发展为症状性脑梗死

无症状脑梗死既可单独存在,以后有发生症状性脑梗死的可能。无症状脑梗死的存在,可能使其发生症状性脑梗死的病情加重,并增加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此早期诊断和积极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哪些危险因素可以引起

“无症状脑梗死”

高血压

高血压在所有危险因素中占首位。高血压可以引起小动脉硬化,早期小动脉管壁的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后中层及内膜出现胶原纤维增生及玻璃样变,并有玻璃样物质沉积,因此,管壁逐渐变厚,管腔逐渐变狭窄至闭塞。

糖尿病

糖尿病时血糖浓度增高,使血液粘稠度增加,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变性能力降低,在血液粘稠度增高的情况下易形成微小凝聚物,引起毛细血管闭塞。同时糖尿病引起体内血糖、血脂及氨基酸的代谢紊乱,可加重高血压、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并促使脑微小血管内膜病变引起微小的深在部位的梗死。

脂代谢异常

高脂血症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起脑部小动脉管腔狭窄,加之老年患者血管弹性较弱,血流减慢,易形成微小栓子,导致小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无高血压,如有中至重度粥样斑块形成,仍有很大可能发生无症状性脑梗死。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无症状性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直接引起终末小动脉或穿支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或引起内皮炎症反应而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年龄

年龄是引起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病率较高,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

其它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中被动吸烟者发病率是未吸烟者的1.06倍,曾经吸烟者为1.16倍,正在吸烟者则达到1.88倍。大量饮酒(乙醇60g/d)会增加无症状性脑梗死危险性。

如何预防?

▲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饮食以清淡、三低(低脂肪、低热量、低盐)为主

▲保持心情愉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tiankui.com/htkgjls/7423.html